网站标志
导航菜单
新闻动态
如何快速看懂一幅画?
作者:系统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4-12-25 18:31:52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  绘画是一种无言的美,同样也是一种难解的美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美的向往和渴望,但也常常伴随着困惑和好奇。

  走进一座艺术博物馆逛展览、观赏名作,常会有这样的疑问:这幅画看似普通,为何价值连城?

  毕加索的画作《戴手表的女人》,把他的情人画得横七竖八、歪斜零碎,却拍出10亿日元(约合5000万人民币)的惊人天价。

  罗斯科的《紫绿红》,看起来仅仅是三个颜色的色块,却闻名于世,价值1.86亿美元(13.46亿人民币)。

  莫奈晚年作品《睡莲池》加佣金成交价为3181.25万美元(折合人民币2.2亿元),为亚洲买家竞得。

  从一幅画里,我们或许能看出色彩和形象,光影变化的视觉效果,有一个模糊的感受和印象,但一幅画究竟好在哪里,对我们还是一个并不清晰的谜团。正如艺术研究者、作家顾衡所说:

  他,可谓是一位真正的内行人。毕业于著名的清华美院,是陈丹青老师的弟子。他还是是一名艺术史学者、专业策展人,畅游西方各大艺术馆和博物馆,他出版过专著,策划过展览,也举办过个人画展。

  在《好画500年》中,马萧作为绘画的真正实践者现身说法,穿越古典主义、巴洛克、自然主义、浪漫主义、象征主义、印象派、表现主义等数十种艺术流派和风格,精选拉斐尔、达·芬奇、卡拉瓦乔、大卫、莫奈、梵高、毕加索等100多位绘画大师的200多幅杰作,将画家眼中的绘画带到每位普通人面前。

  《好画500年》对广大渴望探索绘画艺术,同时又苦于无人导览的我们来说,是一个绝佳的选择。

  马萧对超过200幅经典画作精心加以解读,其中包括拉斐尔、卡拉瓦乔、提香、莫奈、高更、梵·高等世界艺术大师作品,涵盖人物肖像、宗教传说、自然风景等多种类别,贯穿古典主义、巴洛克、洛可可、新古典主义、浪漫主义、印象派、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等十多种风格。

  在书里,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如何从构图、造型、色彩、笔触等维天选团队度洞察绘画史名作。

  丁托列托长达20米的油画《天堂》,是任何艺术史不可绕过的巨作,但面对画中繁杂层叠的人群、或黑或暗的色彩和庞大的画面,我们或许会感到无所适从,不知应该看什么,又该从何看起。

  在总督府现场,不太容易看清这张画。侧射的光线并不能均匀铺满画面,在上下左右过于繁复的金色边框装饰下,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一片黑压压的乌云。画成为装饰的一部分,而非被装饰拱卫的中心区域。

  具体到画面,丁托列托面临一个透视的问题:他想要处理成完全仰视的效果,但这画毕竟是铺在墙面的上方,而非头顶的天花板。所以他略微改造了一下,截取了天顶画常用环形构图的一半,以三层弧线安排画面。耶稣和圣母在圆心处,头顶的圣光是画面最亮的部分,成为视觉中心。

  同时,他又用明暗的手段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,人物的动作、服装、光线的向背严格服从这个金字塔的布局。这张画比米开朗琪罗《最后的审判》更具空间纵深。这也是他布局的特色。

  在书中,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绘画演变的宏阔视野。作者眼中的画,并不只是眼前的一张画,而是能够在整个艺术史的坐标上,串联起多种主义的联系和区别。

  从普桑的《阿卡迪亚的牧人》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?几个人物、色彩、动作?看着好像很普通,和其他的画家相比,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

  但再看马萧的解读,这幅画就不一样了:原来这中间有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艺术理念之分。

  什么是古典主义?就是把牧羊人画得如诗人、哲学家般深沉,如舞蹈家般优雅。什么是自然主义?就是像卡拉瓦乔那样,把牧羊人身上的尘土和指缝中的泥垢都画出来。

  作者很少跳进理论的学术框架,而是和我们普通人看画一样,从个人感受和体验出发,或惊叹,或揣测,或打趣,可以说,毫不吝啬自己个人的输出。

  丁托列托的《最后的晚餐》,作者惊叹其是神来之笔:近处垂下的油灯呼应了耶稣的光环,发散的光芒缭绕为一群飞翔的天使,真是神来之笔。

  大部分《最后的晚餐》都采用了达·芬奇式的中心对称构图。丁托列托必定知道这种构图,因此反其道而行之。他的画中透出一种热烈和不安,餐桌倾斜着指向纵深,耶稣和门徒被隔在餐桌之后,虽然他处在黄金分割的位置,但周围的人物并不因他而形成某种动势,将他烘托而出。

  丁托列托只是利用了一道明亮的头光来强调其身份,而门徒也有较暗的头光。主要人物的身前身后围绕着许多人,装盘、上菜,构成一道半圆。近处垂下的油灯呼应了耶稣的光环,发散的光芒缭绕为一群飞翔的天使,真是神来之笔。

  提到委罗内塞的《迦南的婚礼》,作为卢浮宫里尺幅最大的油画,作者这样解读:“画家各种质地的餐具,可以想象他画得多么过瘾”,“委罗内塞是快手,这么大一张画他竟然只用了一年。”

  这幅卢浮宫里尺幅最大的油画,不幸位于《蒙娜丽莎》的对面,因此相形之下备受冷落。

  耶稣身前演奏的乐队,正是当时威尼斯画坛名手的形象:白色袍子的中音提琴手是画家本人,往右依次是吹高音短号的巴萨诺、还是位俊朗少年的小提琴手丁托列托,再往右是着红袍、探身的低音提琴手提香。

  我们要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仅是一幅图像,还是一幅绘画。除了讲故事,画家的本能就是要让自己画得开心。铺满这个巨大的画幅,要有足够多的人、宏阔的背景和各种各样的道具。

  所以他以现实的、富庶的威尼斯家庭取代了贫穷的巴勒斯坦,来满足自己展示技巧的欲望。看这个富贵人家的主天选人和客人身上各种绫罗绸缎,各种质地的餐具,可以想象他画得多么过瘾。

  马萧除了从画家的视角颠覆我们对绘画的认知外,还带我们发现潜藏在艺术绘画背后权力的暗流,揭示出西方绘画上下五百年发展的隐秘逻辑。

  与很多人对艺术家的印象相反,艺术家个人的命运往往并非偶然,而是与历史的走向紧密相关。

  数百年来的素描和色彩之争,也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绘画的理念之别,背后居然有更深层次的对文化控制权的争夺。

  世界最高的艺术殿堂巴黎卢浮宫、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、罗马的西斯廷教堂、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、巴黎的莫奈博物馆……这些世界闻名的艺术圣地和其中收藏,令无数人心驰神往。

  作者以专业策展人的素养,精选来自巴黎、威尼斯、佛罗伦萨、荷兰、英国、美国、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,超过200幅的世界经典名画。

  拉斐尔的《雅典学派》、米开朗琪罗的《创世记》、提香的《达娜厄与爱神》、委拉斯开兹的《宫娥》、莫奈的《日出印象》、克拉姆斯柯依的《无名女郎》、毕加索的《阿维尼翁的少女》、梵·高的《星月夜》等上百位世界绘画大师的艺术作品,尽收眼底。

  书中图片精美,采用特制彩印工艺,纸张如同油画的质感,厚润而富有光泽,画幅宽大,让绘画艺术的魅力直接扑面而来,直观、近距离就能欣赏世界各地的艺术画作,如同一本绚丽的纸上时空艺术馆。

  这里有古典主义画作的优雅和和谐。体会它的“高贵的单纯,静穆的伟大”,领略它均衡中的变化和变化中的均衡的艺术智慧。

  这里也有巴洛克绘画艺术的浓重和热烈。体会它的刺人耳目、动人心魄,领略它运动和变化的艺术精神。

  这里也有自然主义绘画艺术的真实和鲜活。体会它的沉静和逼真,理解理性与感性,技术与审美的融会贯通。

  这里也有现代主义绘画艺术的抽象和表现。体会它的单纯和自我,领略它对既有视觉规范的勇敢突破。

  《好画500年》速览西方绘画史,从文艺复兴的文艺三杰、威尼斯画派、罗马的巴洛克、法国的古典主义、浪漫主义、印象派,再到自然主义、表现主义,数十种艺术风格、数百位艺术家、纵横上下五千年,带我们感受历史的厚重。

  书中附带精美的大幅折页,是作者专门绘制的西方绘画传承谱系,从文艺复兴、威尼斯画派到后来的印象派、表现主义等15个艺术流派和风格,让我们一纸尽览数十位画家的关系和流变,直观清晰,轻松将五百年艺术史随身携带!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 
 
先锋2注册软件企业网站 Copyright(C)2019-2029
百度地图 谷歌地图